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,盈利水平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业绩好坏的标准。盈利水平跟什么因素直接相关?一是产品销售量,二是产品利润率。
企业经营管理既要注重结果,也要注重过程。经营业绩是对企业经营结果的量化评估,它是通过经营业绩分析而得出的。
企业经营业绩分析就是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进行评价和原因分析。评价业绩的优劣,分析好与不好的原因,并对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建议。
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经营业绩分析?
企业经营业绩分析是企业一项重要的经营管理职能。通过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分析,帮助企业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,挖掘企业优势,并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改善方案,充分发挥优势作用,为下一阶段的目标达成奠定基础。
相当多的企业缺乏规范和系统的经营业绩分析。企业盈利了,就归功于产品卖得好;企业亏损了,就把责任归于没有管理好。这种简单粗暴的定性评价,解决不了企业任何问题。
企业经营业绩的好与不好,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,不能一概而论。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,不能凭感觉草率得出结论,而是要组织企业管理人员从各个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,才能找出真正的原因。
那么,企业怎么进行经营业绩分析呢?
企业盈利水平跟产品销售额和利润率相关。所以,企业进行经营业绩分析,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。一是销售额,二是利润率。
为什么是销售额和利润率而不是其它呢?
原因很简单,利润是企业的终极经营目标,利润通过卖产品或服务获得,利润率高,盈利就多,反之就少。
企业经营业绩分析首先是销售额分析。因为,企业是通过卖产品或服务来实现盈利的。如果企业销售额下滑,一定会对企业盈利造成负面影响。
当企业销售额下滑,除非产品整体单价上涨或成本大幅下降,否则就会实质性地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。但是现实却是,产品价格基本是由市场决定,而成本却呈现整体上涨趋势。
如果企业出现销售额下滑,企业经营业绩分析就主要围绕销售额下滑进行重点分析,不要加入其它因素。如果销售额下滑的原因没有分析透彻,做其它任何分析都是徒劳。
当企业销售额增加而利润率下滑,说明产品利润率比较低。同样,这个时候,企业经营业绩的分析就主要围绕利润率下滑进行重点分析,而不要加入其它因素,否则也是徒劳。
当然,在分析销售额下滑和利润率下滑的原因时,得出的结论可能是一样的,这很正常。比如,当生产出现重大管理问题时,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、生产成本高企,直接影响到销售数量和产品利润率。
企业销售额和利润率下滑,其原因是多方面的。产品结构、营销策略、市场需求、产品价格、成本控制、生产效率、品质保证、物料供应、工艺技术、设备模具管理、员工技能、部门协作等等,都有可能造成销售额和利润率下滑。只有通过经营业绩分析,找出真正的原因,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。否则,盲人摸象,只会无功而返,甚至将问题扩大化。
总之,企业经营业绩分析的核心和重点只有两个,那就是销售额和利润率。企业必须围绕这两项指标进行经营业绩分析,不要舍本逐末。否则,过程可能很完美,结果可能很凄惨。